在去看電影之前,你會先看影評嗎?

  會!(自己先舉手)雖然基本上,看電影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一種娛樂,不管是喜歡看斷臂血濺、腦漿四溢、挖心刨眼,最好是還苟延殘喘的在地上爬行的殺人偏執狂類型,或是鬼影森森、陰風陣陣、當主角臉轉右的時候,那帶著一抹詭異微笑的慘白鬼臉突然間在左邊冒出來的鬼怪驚悚片(怎麼不小心把自己喜歡的類型說出來了!),只要你喜歡,看了嚇嚇自己,看完說:「幹!怎麼這麼恐怖」,就達到娛樂的目的。

  不過許多好看的經典電影,會讓人回味再三的,都會存在一些隱喻的手法,專業的說法,就是透過符號學的設計,帶有某種後設的氛圍,講白話一點,就是它明明要告訴觀眾一些「東西」,但是卻不明白地告訴你,硬是要繞個圈來藉物隱喻。

  在大學時間的電影概論 / 評論課程是我最喜歡的必修課之一,因為這堂是在晚上六點開始,所以不必早起擔心睡過頭,而且重點是,這堂課就是除了看電影還是看電影,例如:緊張大師希區考克 / Hitchcock的《驚魂記 / Psycho》《後窗 / Rear Window王家衛的《花樣年華》、張藝謀的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、奇士勞斯基 / Kieslowski的《藍色情挑 / Trois couleurs:Bleu》、頭髮還有多而且當時年輕意氣風發的Nicolas Cage第一次當主角的名作《鳥人 / Birdy》、節奏明快中穿插動畫並且透過三個結局呈現的有趣作品《蘿拉快跑 / Lola rennt》,非常過癮的課程。

  還記得王長安老師上課的口頭禪是:太棒了!(而且是很興奮地自high語氣),他會一邊播著電影、一邊告訴我們這個角度、這個取景、這個顏色、這個燈光、這個音樂、這個鏡頭其中孕涵的各種意義,他會解釋為什麼導演要這麼安排。每次一堂課都受益良多,你會突然看穿一部電影的面紗,直接跟導演對話:喔~~,我知道你想要幹嘛喔!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。

  但是,我常常有個疑惑,究竟老師們是怎麼看出這個電影的後設的?從符號學來的符徵和符旨的概念來說,一般而言,白鴿是和平的象徵,但是誰說不能是開戰的象徵呢?說不定導演想要呈現的是反諷的主題,那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就誤會了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。雖說羅蘭巴特的名言:文本誕生,作者已死!,每個讀者都會依照自己的文化和生活背景,對作品進行詮釋,是一種閱聽人自主性的表現,但是,如果有一天像是「龍貓其實是死神」這類令人發毛的另類解讀變成主流的詮釋,那該怎麼辦?好好好,我知道作者已死、作者已死,只是作者總是想告訴讀者些「什麼」吧?那讀者沒領受到不是太可惜了。

  只是這樣的情況,好像很少發生過,就算導演沒有說,就算他用了一堆隱喻的後設,但是總是有人能夠直指核心、總是有人能夠理解其中的奧妙所在,這個一個導演風格的呈現,也是一個用功影評人的累積。我明白,看電影前先看看影評,對於看電影的享受會大打折扣,你會受限於影評的分析角度、你會失去自己詮釋的能力、你會忘了你只是走進一段故事。但是,沒能了解導演要告訴你的核心價值真的好可惜,因為我常常看不到故事深層的意義,所以,我會藉由影評的刀幫我劃開電影的面紗。當然,前提是要找到你所信賴的那位

  先看一次電影→看一下影評→再重看一次電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rkingd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